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强国之路。为了学校的更好发展,在“北京高考(微博)专家研讨会暨2021年高考展望”会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院储朝晖谈到了高中课程的设置问题。
储朝晖认为,要说课程怎么设置,考试怎么考,最重要是围绕着人怎么成长,怎么发展。实际上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好象考生是被选择者,有这样的意味在里面。事实上课程的设计应该是服务于人的成长发展需要,但是长期以来可能基本的理念好象课程就是国家规定的,你所有考生都必须围绕这个课程转,这两个理念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正处在这样转换过程当中,甚至有的人不认可这种转换,课程就是国家规定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我原来学的也是物理专业,数学上微积分,现在高中阶段基本上只讲一点,实际上要探究一些科学的问题必须要用到微积分。尤其是我们现在一些探究自然奥秘,有很多关键的期,敏感期可能是从十四、五岁就开始了。这个时候没有工具,没有微积分工具很多问题理解不了,解释不清楚。如果是按照我刚才讲的,按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来培养,安排课程,我们的课程就不应该呆板的统一规定什么时候讲什么东西,而是依据他成长的需要,在灵活机动的过程中发展。1922年设置的新学制,我们基本上还是用那个新学制,中间说了那么长时间要缩短,但是还是回到原来的。那个学制,在座的有的对历史不了解,1902年到1922年中国学制改了四次,1922年以后基本上没有改,这是因为这比较符合人的发展需要,人的年龄特征在理念。但是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设置了选课制,这到1949年以后我们删掉了,这一删就对我们国家的教育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一删以后所有的学制都是变成一块了。现在即使我们有地方课程,民族占15%,像东部和北京才5%,这5%对别人就没有选择空间了,这样问题要选择还是要回到基本理念,课程、考试,包括你的大纲,这些都应该是以人的成长发展需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为依据,而不是其他的为依据。
在义务教学阶段学完国家规定的课程就结束了,完了,我经过各个地方的调查,也参照国外的,义务教学阶段学校规定的占学生60%时间,其他的时间按照潜力和优势来选。我们现在普及义务教育,我们只是普及了60%那一部分,还有40%应该是多样性的,依据学生的优势,选这一块现在没有。
来源:中国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