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必须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既要考虑改革的力度,又要考虑群众的可接受度
作为高考改革的一块硬骨头,异地高考正逐步揭开谜底。先是国务院政策出台,随后十几个省份明确表态具体方案将在2021年年底前公布。然而,人们最期待的京沪粤等省市还动静不大。为此,教育部日前表示,将会同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等开展专项督查,并分赴这些“热点地区”督促指导落实方案。
异地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但审慎对待也在情理之中。这项招生考试改革,影响范围之大、涉及问题之广、争议之激烈、情况之复杂,远远超出教育领域。异地高考的门槛究竟有多高?口子开多大?条件会多严……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策设计的难点。条件太严、门槛太高、数量太少,到头来只是少数人的“游戏”;条件太宽、门槛太低、数量太大,流入地的教育资源又会被稀释,流入地学生的利益可能受损。
这样的“两难”困境,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些人口输入量大的省市尤为明显。因此,这些地方实行异地高考的难度更大、敏感度更高,其政策还具有导向和示范效应。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有50万人,创历史新高;广东省有339万外来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读书,近5年平均每年都以25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对于这些复杂的生源“变量”,政策如何科学应对?能否实现多方共赢?在制定异地高考政策过程中,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难题,不能不慎之又慎。
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前些年部分省市实行春季高考改革,将高考由一年一次变成一年两次,旨在改变一考定终身问题,也为夏季高考减轻负担。虽然制度设计经过了反复论证,可是由于相关制度不配套,政策供给不给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致使春季高考改革“先天不足,后天缺氧”,没几年就几乎偃旗息鼓。刚刚被叫停的农村学校撤点并校,由于当初只看眼前、不思长远,认为把农村孩子集中到城镇读书可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实际上却加重了政府和家庭的教育成本,忽视了年幼孩子的亲情依恋,还埋下了学生上下学和校园安全的隐患。
这些措施的得失成败警示我们,教育改革必须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既要考虑改革的力度,又要考虑群众的可接受度。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异地高考已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一种深刻的利益调整。在多元利益格局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兼顾,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如何平衡,还需要从政府部门到学生家长等相关各方一起来求共识、想办法、找出路。
只有这样,才能让异地高考改革不走样变味、尽可能减少改革成本,也才可能成为一个有力的杠杆,撬动教育公平。
原标题 人民日报:异地高考慢不得也急不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