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分高校强基计划招生人数未满,很多人觉得强基计划招生遇冷。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梳理强基计划招录不满原因及相关解读如下,供参考。
如果需要反省,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要保基础学科人才,而不是金融?
新学期开学,很多学校开始在新生中遴选强基计划缺额部分学生,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强基计划”遇冷之说甚嚣尘上。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据了解,经过高门槛的审核,强基计划报名人数超过30万,最后只招收6000人。冷,还是热?热得很!只是没有招满,而这恰恰是学校坚持高标准遴选的结果,是宁缺毋滥的坚持,并非真的遇冷。
很多人想上,但不够格!强基计划第一年,有着苛刻的限制,如果全部招满了,反而更让人担心。
一位招办主任明确讲:剩余的计划,我们在新生中遴选更稳妥,我们不想为完成强基计划而完成,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必要。
其实,遇冷这种说法之所以兴盛,是对强基计划的误读,误解,是在自主招生思维下对强基计划的错位对标。
强基计划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生计划,首先是一个国家急需的战略人才的培养计划,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计划。只是为了更早、更方便地遴选这种人才,给这类人才一个特别通道,才打通了招生。
强基计划实际是基础学科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计划,因此,在推出之初,就特别强调,强基计划更重在培养,大篇幅也在培养上,比如单独编班、单独制定培养计划、本硕博打通培养等等。
因为其目的是培养国家急需的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所以强基计划有一点非常重要:全部限定在基础学科,入校后不得更换专业,这与自主招生有着截然相反的要求。
在强基计划推出之初,对于适合报考强基计划的对象上,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有志于基础学科学习研究的人;第二,学科特长极其突出。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第一点。
这些特点与要求,和自主招生是完全不同也根本没有关系的。但遗憾的是,很多人仍然习惯于把强基计划当成自主招生去对待。
自主招生,实际上更像是招生上的特别通道,与强基计划不同,自主招生专业上几乎没有限制,一些优秀学生自然趋之若鹜。
学科特长突出,又有志于献身基础学科,两者缺一不可,剔除了极端功利因素之后,这种人又有多少?如果说缺,那也是缺合适的、优秀且有志于基础学科的,而不是把强基计划作为进入名校的跳板。
当然,大家也不必担心招不满,强基计划更重在培养,招生只是遴选渠道之一,完全可以在进校之后在现有学生中再次遴选,选出有志于基础学科的优秀人才,并不影响强基计划的实施。
作为第一次实施的新政,出现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正是一次总结经验的过程,但绝不能简单化为“遇冷”。
强基计划是国家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与模式的一种,并非唯一的方式与渠道。比如北大的元培,上交大的致远,其实都是类似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根本不必为了完成某种招生计划而放弃根本目的与原则,毕竟我们目的在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看到很多人与舆论都在检讨强基计划“遇冷”的现象,出了很多主意、建议,但最后的目的,都是以实现完成来年的强基招生计划为核心的。这个出发点显然错了,我不能赞同,也有些担心。
强基计划的核心是培养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学子,不是一个招生计划,不是必须按照这种招生模式才可以培养的,就如我前面提到的北大元培、交大致远等,恰恰不必杞人忧天,多此一举。
保持一个高门槛,自动屏蔽一批存着功利心的考生,对于强基计划是一件好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强基计划“遇冷”本就是好事情,不必我们瞎操心。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不仅仅是因为绝顶聪明,而是有志于此,非常用心,努力。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就曾多次自嘲自己并不聪明,甚至有点笨,是靠后天努力而已。
强基计划“遇冷”,如果非要检讨,我觉得更应该检讨的是,为什么非要搞一个强基计划?
显然,因为没有太多的人愿意或者喜欢读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我们多数考生更喜欢读计算机、金融、管理等热门学科,这才有了专门的强基计划。
从这个角度看,这已经不是学校,不是教育部门需要检讨的,而是整个社会、社会评价需要检讨的。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对于我们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破解美国对我们的技术围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仅仅是高校与教育部门的努力远远不够。
如果从事基础学科研究有着优越的待遇,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影响,比如一个优秀的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也有体面的生活,并不比学金融的差,我们何必搞一个强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