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让我稍微说得更详细一点: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因此,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应该这样来衡量:当遇到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脑海中“蹦”出来,最起码——能否通过有意识的搜索将它们提取出来。
这可不像它听上去那么简单,否则就不会有“掉书袋”、“读死书”这种修辞手法了。
为了更深入地说明这一点,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关于学习与记忆机制的实验:
《找寻逝去的自我》上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假设这样一个任务:给你一个单词(如brain),要你寻找它的押韵单词(如train)。一段时间之后问你记不记得当时给你的单词是什么了。你可能会不大记得了。现在,如果当时不是要你寻找押韵单词,而是要你联想该单词的含义或功能(如brain的功能),那么你事后回忆起来当时是什么单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对此一个靠谱的解释是:后一种记忆编码方式(称为精细编码)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线索。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个线索被触发都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鱼记忆来。
一个非常类似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只记了实验,忘了出处了,顺便请教知道的同学:) Update:感谢 Leeve 指教,这是 Craik&Tulving 于 1975 年做的一个关于记忆的浅层深层加工的经典实验,参考这里,论文原文可参考这里):
给出同样一组单词,让一组被试数一数每个单词有多少个音节,让另一组被试阅读单词的含义(或者设想单词可以被使用在哪些场景中),之后让两组被试回忆列表上的单词,猜哪一组能够回忆出更多?
这是一个被广为认可的记忆机制,即: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原则上,在上面提到的两个实验中,两组被试都接触到了同样的单词,都记忆了同样的知识,但取决于在记忆的时候将哪些线索,多少线索和该记忆进行了挂钩,就决定了事后回忆(提取)该记忆的成功与否。
联系我们日常的经验,不难注意到,死板的记忆方式和我们常说的“理解记忆”正对应了不同的编码方式。书呆子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到最后如果你问他某书某章节讲了什么内容他能倒背如流,问他哪个例题怎么解也能倒背如流,但遇到具体的问题或问题的变种就傻眼了,因为他记忆的时候根本没有深入理解知识,在他眼中的解题过程其实和电话号码簿也没啥区别,也许他唯一编码了的提取线索就是这个答案来自哪一章、哪一节或者哪一个问题。
然而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当然,众所周知理解记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则是记住一般性原理之后,其他细节即便遗忘了也可以自然推导出来,从而无需费力去记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数学牛人们的轶事》(荣耀属于ukim)里面讲了希尔伯特的一个故事:一次在Hilbert的讨论班上,一个年轻人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Hilbert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wunderbaschon)的定理呀,是谁发现的?”那个年轻人茫然的站了很久,对 Hilbert说:“是你.……”)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以上就是金博宝188官网为大家带来的课外辅导学习数学等学科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