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模式
那么“3+1+2”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具体是按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还是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还未确定;
“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之前我们也提到,辽宁省和广东省已经确认采取”3+1+2”的新模式。
“3+3”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为了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有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这就意味着我们出现了副主科,因为在物理和历史这两门中必须选择其中的一门,就像语数外一样必选,只是这里的副主科还可以挑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物理和历史成绩都一般怎么办?
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办法就是好好学,必须学好,不然考大学还是比较难的。
很多家长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新高考改革从最初上海市和浙江省的“3+3”逐渐演化成了今年新实施新高考省份的“3+1+2”呢,主要原因是教育部希望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
等级性考试“3+3”的制度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因此,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一个选择的自由。同时,部分专家建议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从“3+3”到“3+1+2”,一个看似简单的改变,对于真正的新高考又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3+1+2”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其次,“3+1+2”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最后,“3+1+2”新模式的采用,大大减少了高考科目组合方式,简化了教学结构,学生的焦虑也会随之减少。
面对“3+1+2”模式如何选
从20种组合变为12种组合,学校在师资配备和设班方面的压力减轻了,但是学生和家长选择权被削弱了,在一定程度也加剧了选课难度。例如,如果一个专业既不限制物理又不限制历史,怎么办?物理和历史这两个完全没有参照性的科目往往会直接对比,这种情况下,除了要考虑专业的选择之外,学科竞争力,也就是能拿到的分数也需要着重考量,单科的全省排名不再是唯一标准,绝对性的学科优势更加重要。
新高考中的“3+1+2”模式,其中的“1”所对应的物理、历史二选一的本质,就是学文还是学理的选择。根据研究与分析:
(1)竞赛班学员要求纯理
(2)重点高中的最顶尖班一定是纯文或者纯理
(3)期末考试物理和历史分数是物理/历史选择重要衡量标志
对于顶尖学生而言,尽管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科,但是他们最终的“自由选择”也基本会重回纯文或纯理的组合,而这部分同学主要思考的其实就是文理的选择。
那么对于其他高一的同学和家长而言,又该如何选科呢?
步骤1:先想清楚是要学文还是学理;
步骤2:弄明白是偏文还是偏理——选物理的话,生物化学留哪个?选历史的话,政治地理留哪个?
步骤3:选定最后一科——最后一科的选择可以从擅长的科目(偏理解还是偏记忆);学校的师资、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高校综合评测是否考本科目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选科选专业
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2.选科与未来选专业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以下收集了所有新高考改革相关的选科数据,为大家整理了3+1+2模式12种选科组合可报专业、不可报专业的的简要信息,以供高一学生和家长在预选科时进行参考。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合,将来大学里99.4%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他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围上都不会太受限。
选科选学校
但是选科仅仅只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就够了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本科生而言,学校的重要程度很多情况下是要远高于专业的。要知道,很多专业之所以好,不是专业本身好而是顶尖的大学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使这个专业好。因此对于本科生而言,往往学校更重要,而对于研究生而言,专业则更重要。
那么站在高一看志愿填报院校选择,我们应该明白院校是存在不同档次的:
院校档次的大致划分
第一梯队:2+6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梯队:一线城市的985、211学校。
第三梯队:二线城市的985、211学校。
第四梯队:不发达地区的985、211学校。
第五梯队:不发达地区的一本院校。
在进行院校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优秀的院校本身所带来的平台和氛围是将来就业和深造的前提,能选更高档次的院校一定要选;同一梯队中,则需要考虑城市的差异和行业优势。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升竞争力
一是重视语数外三科的学习,夯实基础,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提升学科成绩。得语数外者得高考。
新高考下的语数外成绩变得尤为重要,以浙江省为参考,对于最顶尖的学生,“6选3”政策下的综合成绩没有明显差距,全省有3000多名综合满分的考生,综合成绩没有明显区分度,那么最激烈的竞争就必然集中在语数外,语数外考得好高考的分数才会高。
二是综合各方因素,确定适合自己的选考科目。
1.在高一全科体验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这需要首先是物理与历史学科的选择,也就是偏理与偏文两个方向;其次是**科目的四选二。
2.做好生涯规划,在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和**发展需求、客观环境条件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包括高考政策在内的各种资讯等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方向,从而选择专业发展路径,在确定大致专业方向之后,再倒推学科组合。
新高考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新高考强调教育的“选择性”,带来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以及更全方位的评价机制,意味着同学们除了要努力学习,提升学科成绩和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竞争力,还必须从进入高中,甚至更早,便要加强探索和体验,学会选择,做好“抉择”和“规划”。因此,生涯规划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无比重要,而提前确立学科的绝对优势也能帮助我们在新高考赋分制模式下占得先机。
新高考改革对高二高三的影响
高三
新高考改革对现在的高三学生是没有太多的影响,唯一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在数学上面,因为要迎接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理科数学就会降低难度,文科数学难度加大一点现在还比较难说。未来两年现行高考政策下的数学考察中,理科数学会比文科数学占优势一些。
高二
现在高二年级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级,为什么这样说:
如果高考失败了怎么办?
复读吗?
复读你就是参加新高考了,你怎么办?
如果选择复读,你无法像新高考的学生一样进行主动地选择更有利更科学的学科组合,你能做的就是继续选择全文全理与新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去竞争,竞争的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现在的高二是比较尴尬的年级,如果现在不努力,真出现复读的情况,我们面临的挑战会更大,所以对于现在高二的同学来说,我们必须努力,我们没有退路!
在此,我们给高二同学的一些建议
高二这学期有一个学业水平考试,首先成绩一般的同学除了把学业水平考试考好以外,还要把目光看远一点,读高中为的就是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中很大一部分知识点都在高一高二学习完,所以高二是高中最重要的一年,学习比较繁重,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条不紊的做一些学习规划!
关于偏科
大家都知道高考录取方式还是按照总分从高到低的方式来录取,哪怕你某科的成绩很突出,总分上不去也难考上好大学。对于偏科的建议,在高二还来得及,多回归课本,做做基础题,可以用一些知识点梳理的书来梳理一下知识点把自己落下的知识点补上去。
关于问题
在高中有很多同学遇见问题不是太爱问老师和同学,特别是胆小的同学,这里我想告诉你赶快改掉这样的想法,成绩好坏是自己的,考上理想大学也是自己的,为什么不问呢?如果遇见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导致问题积压,还会影响后面上的新课,长期以往学习会越来越困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问题不隔夜。
写在最后:
做好生涯规划,在认识自我。预祝各位高考学子金榜题名!
以上就是金博宝188官网为大家带来的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成主流! 如何选科/选专业/选学校?,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