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的那几天北京非常冷,大风卷着黑夜几乎要把人吹得透心凉。然而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剧院里,四所小学的汇报演出却充满了温暖。
这次演出是北京市教委“高参小”项目的一次汇报演出。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参与高校,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带进小学校园,让这些小学生们从艺术中了解民族,从民族中了解传统,从传统中了解中国文化。
民大音乐学院的孙蕊老师说这是一件双赢的事。“从我们大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得到了锻炼。平时在学校里不管是舞台实践还是教学实践,都没有给学生们这么多机会。现在,学生们面对比他们更小的孩子们,学会了耐心、学会了责任,也学会了如何把艺术传递下去。”
一个尝试
为什么一场小学生的文体汇报演出会出现在大学的剧场里?这一切都要从三年前市教委的一项政策说起。2014年,北京市教委启动了“高参小”项目——项目的全称是“北京市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希冀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旨在打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隔阂,促进小学素质教育均衡发展,音乐、美术和体育成为项目的核心。
从那一年开始,北京市在美育体育方面具有办学资源的高校以及社会机构派出教员和学生,深入到小学中,把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课程带到小学。“当时我们选定了21所高校,11所社会机构,164所小学。” 北京市教委高参小项目办公室主任甘北林介绍说。
当初的项目设置为期六年,时间过半,各个参与院校纷纷组织起学生进行汇演。各高校的汇报演出方向不同,而中央民族大学“高参小”的项目是最具有特色的,充分结合了民族特色与特长,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一堂竹笛课
最开始听说要给小学生上竹笛课,中央民族大学竹笛专业学生邵孟泽觉得有一种使命感,“用我专业老师王溪先生的话说,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教育不能是空对空的,传统乐器普及教育首先需要不断点燃孩子们的兴趣。“这些孩子大部分没有接触过民乐,不过至少他们是感兴趣的。那就挖掘这样的兴趣吧。”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叫‘竹笛’。这是最具华夏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课堂上邵孟泽通常会先为竹笛做一个介绍,他会演奏一段学生们熟悉的曲子,比如《天空之城》,再演奏一个专业笛曲,比如《牧民新歌》,随后开始从站姿、演奏方法,教孩子们演奏。
“一开始感觉孩子太小,教的时候很需要耐心,但是时间长了,感觉这帮孩子挺可爱的,上课的时候我也很开心。”课堂的教学配合着课下微信群里的辅导,竹笛变成连接民大学生和小学生的桥梁,大手牵小手,最后大家一同走进了传统文化的大门。
邵孟泽是民大“高参小”推动“竹笛进课堂”的一个参与者,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从2015年开始,竹笛专业学生们在王溪老师带领下,与五路通小学共同合作推进“竹笛进课堂”,三年级七个班全体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习竹笛, 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吹奏简单的曲目,进而建成竹笛特色小学。3年过去了,竹笛的教育有了成果——今年五路通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学生组成竹笛方阵,圆满完成了《最炫小苹果》的表演。
在“牵手筑梦”汇演中,邵孟泽作为“哥哥”老师,和学生们的演奏,博得掌声阵阵。“以后呀,我应该还是想当科学家。”记者在演出后台找到一个小朋友,问到以后的梦想,他这样回答,“但是学会这门乐器还是件很开心的事儿。”他挥动手里的竹笛对记者说。
一个民乐团
竹笛只是民大“高参小”音乐项目的一种,民大音乐学院孙蕊老师告诉记者,过去3年,他们把所有民族器乐专业都做成课程,安排老师和学生到对口的五路通小学和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以下简称北实),辅导小朋友。在北实,除了竹笛,二胡、琵琶、阮也成为“高参小”项目课程。如今,课外音乐培训是西洋乐器的天下,这些传统民乐课程显得很特别。
“小孩的接受能力肯定跟大学生不一样,所以我们用一些儿歌、小曲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配合专业曲目的教学,课堂上,我们也会分级,有普及课和专业课。”孙蕊老师说。
民大二胡专业的学生蒲一赞和王俏是北实小学二胡课的“姐姐老师”。她们给学生们分了班,零基础的是小班,做普及教育;会拉一些曲目的同学分到大班,学习《赛马》一类的经典曲目。“能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民乐,我们觉得自己在散发能量。”蒲一赞和王俏一直以来都是民乐特长生,二胡是她们的专业。借由“高参小”她们把自己在民乐中得到的东西,教给小学生们。以上就是金博宝188官网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生走进大学剧院进行汇报演出 演绎传统文化的传承!,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