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金博宝188官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安徽中外合资院校排名表 文科生学什么专业最好???,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二本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
二本好就业的专业有:
1、软件工程专业:
其实普通二本院校的软件工程毕业生,同样也是很好就业的,这个专业基本上只要不是在大学期间摆烂的学生,找工作都不难。当然如果只要没有执着地想着进政府、国企、银行的话,一般私企或者外企看得都是自身的本事,不怎么注重毕业院校,当然毕业院校实力强是加分项,但总的来说还是看自身能力。
2、土木工程专业:
其实只要不怕辛苦的话,土木工程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很好就业的,作为工科中的大类,土木工程一向都是报考人数非常多的学科,基本上大部分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都有开设,近些年报考人数也不少。也有很多二本院校的专业实力比较不错,所以二本分数的考生都是可以报考的,不过不建议女生报考。
3、电子信息类专业:
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都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类,这类专业的涵盖面很广,所以适应领域也比较广,犹豫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信息类方面的人才也是比较紧缺的,不过相关行业普遍对学历有一定要求,所以建议有条件可以读研,要么在学校可以多学点东西。就业还是不难的。
4、医学类专业:
其实不少医学类专业二本考生都是适合报考的,比如口腔医学、眼视光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视学、医学检验学、护理学、药学等都是很适合二本考生报考的,就是临床医学的录取分相对比较高,但也是有院校二本分数录取,不过医学类专业普遍要读研,报考前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才行。
5、机械类专业:
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都属于机械类专业。应该都知道及学类专业属于老牌工科专业,所以即便每年报考人数比不上计算机,但也算是热门专业类型。近些年国家也在强化装备制造就业,对机械人才的需求其实也不算小,不过机械类专业普遍实践性很强,所以女生报考就业面很窄。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文科生学什么专业最好???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就业前景
会计学专业在全国多数省份都是志愿填报的热门专业之一。考生报考会计学的主要理由是“好就业,待遇高”。然而,四年后的就业状况是否与期待相符呢?
多项统计调查显示,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以上,大大高出全国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会计学同时也是失业量最大的专业之一。
这种现象说明,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由于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太多、招生规模太大,其毕业生供给量已经持续性超出市场需求。也就是说,选读会计学专业,毕业后就业机会较多,但竞争也更激烈。
在会计行业中,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职位,如果能取得这个资格,那在人才市场上就游刃有余了。
就业目标
会计师: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证券分析师:在债券股份公司工作;银行职员:在一些金融机构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山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湖南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一般高校: 北京工商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金陵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 新疆财经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广东商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西藏民族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 嘉兴学院、 铜陵学院。
提示
1.会计学专业文理科考生兼招,对数学成绩有一定的要求。
2.做事细心、谨慎的人适宜报考该专业。
NO.2国际经济与贸易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就业前景
它曾经是一个热得发烫的专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外商引资、中外合资等项目的不断扩大,懂国际贸易的人才成了许多大公司的“抢手货”。那时候,每年高考时,各高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往往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上个世纪末,国贸人才在市场上就出现了“滞销”的迹象。所幸的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贸易组织的接轨,国贸专业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当你看到商场里琳琅满目的货品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外文商标时,当你看到大街上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名车奔跑时,当你看到你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洋面孔时,你就知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会继续热下去。
本科毕业时许多学生把出国留学[微博]作为首选。愿意就业的同学也不愁出路,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领域都是本专业毕业生所选择的对象,外资企业、私营、国企、国家研究机构、事业机关,都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其中外企一般都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在这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过硬的外语水平加上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计算机技能,自然可以获得一份优越的工作。
该专业就业分布最多的地域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
就业目标
销售业务人员: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国际国内市场销售工作;公务员:在各级政府部门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 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湖南大学、 重庆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云南大学。
一般高校:河北经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湖南商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山西财经大学、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梧州学院、 红河学院、铜陵学院、 九江学院、 邢台学院。
提示
1.外语和数学成绩优秀者适宜报考。在一些重点院校,大学英语只有考过了公共六级才有可能获得学士学位证。
2.该专业无论搞研究还是做销售业务,都需要掌握外语和营销、财会、金融等相关知识。几乎所有招聘国贸方面人才的企事业单位都提出要求;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口语表达能力强;专业知识精通,知道做国际贸易的流程,能独立发盘、跟单、制单、结汇。有的企业还要求有报关员、报检员、制单员资格证。
NO.3 新闻学
青睐指数:★★★★☆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写作、新闻评论)、中外文学史、世界文化史、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等。
就业前景
新闻学是文科专业中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
以往只有老牌的综合性大学中文系开办,现在则是遍地开花。不少高校认为设置新闻专业是“投资小、见效快”,相继增设新闻传播专业,一些新办的民营高校、独立学院,也纷纷设立,导致新闻专业毕业生规模空前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开设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的有400多个,在校就读人数超过10万人。新闻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热门专业。
然而,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据2003年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停办报刊共677种,其中削减、停办的多以行业报、地市报、县报为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报纸2200多种;期刊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个。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新闻专业出现了两个就业新方向。一是舆情分析,各级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很重视,不少部门和企业都需要招聘舆情分析的学生;二是政务微博,目前政务微博号有近10万个,今后数量会更大,新增岗位很可观。另外,企业微博也需要部分毕业生。
物流管理学些什么
过去20年什么驱动饲料行业发展
1、创业起步阶段
1978年 ~
1984年,是我国饲料工业的创业起步阶段。我国一向以农业文明著称于世,饲养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饲养业处于分散的家庭副业的地位,农民利用业余时间,一把菜、一瓢糠地饲养,规模小、商品率很低。这种自然经济下的生产方式,没有对饲料工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业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养殖业的商品率有所提高,出现了一些饲养专业户和兼业户。与此相适应,零星地出现了一些饲料车间和饲料加工厂。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生产力水平很低。八亿农民搞饭吃,一亿多人不得温饱,顾不上搞饲料工业,也没有条件搞饲料工业。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连年丰收,城乡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人民在吃饱了的基础上,自然要求吃好,不但要求吃米面,还要求吃上鸡、鱼、肉、蛋、奶。要满足广大群众改善膳食结构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的养殖业,从而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化的饲料工业。
正是在这关键的时刻,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二次代表大会发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号召,提出了力争到20世纪末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并确定发展农业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之一。这样,发展饲料工业就被确定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值翻番的重大战略措施。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大力倡导发展饲料工业,十二大以后,多次发表重要谈话。1982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搞饲料工业,这也是一个行业。搞种子、饲料,除了需要努力运用和发展有关的科学技术外,还要有很好的组织工作。”1983年1月,邓小平同志对国家计委、经委等领导同志谈农业发展规划时,又明确指出:“农业翻番主要靠多种经营,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饲养业,二是林果业。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牛、羊、鸡、鱼饲养业,国家给予帮助。要供给优良的品种、供给饲料。全国都要注意搞饲料加工,要搞几百个现代化的饲料加工厂。饲料要作为工业来办,这是个很大的行业。”
为了实现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对发展饲料工业及时作了部署。1982年12月,在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畜禽良种场、饲养场和饲料加工厂。1983年,在六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积极发展饲料工业,大幅度提高配合饲料产量。1983年2
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国家计委《关于发展我国饲料工业的报告》,强调了饲料工业是发展饲养业的基础,必须迅速建立和发展饲料加工业。1983年8月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饲料工业作为新兴产业来抓,部署国家经委起草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1984年5月8日,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审查通过了《1984 ~
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简称《纲要》),并于12月26日正式颁布。从此,饲料工业建设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序列。
2、快速发展阶段
1985年 ~
2000年,我国饲料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饲料工业发展的事实证明,《纲要》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性文件,是一个科学的文件。它提出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政策措施,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正是在这个文件的指导下,在以后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饲料工业持续、迅速、健康地发展。
根据我国当时财力、物力有限的实际情况,《纲要》提出:实现总目标的过程,要分两步走,1990年前,主要是打好基础,创造条件,逐步建成初具规模的饲料工业体系;后10年,健全饲料工业体系,使饲料工业进入一个新的振兴时期。
事实上,我国饲料工业发展之好之快,大大突破了《纲要》的规划。到1990年底,全国已建成时产1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6045家,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
551家,形成年双班生产能力6090万吨,配合饲料、预混合饲料总产量达到3200万吨。品种逐步走向系列化,各种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都能生产。饲料添加剂工业开始起步。饲料机械制造工业有了良好的基础,能生产不同产品的成套系列设备。饲料科研与教育业有了相当的发展。
以后的10年,我国饲料工业继续快速发展。1991年,全国配合饲料产量达到3494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饲料生产大国。到1999年,基本建成了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时产5吨和5吨以上的饲料加工厂有1937家。饲料产品总产量6871万吨,配合饲料产量5552万吨,浓缩饲料1096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23万吨,饲料加工业产值1855亿元,在全国统计的38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16位。添加剂中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基本能自给,矿物质饲料也基本实现自给。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到270多家,其中骨干企业60多家,粉碎机、混合机、制粒机、电控设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全国饲料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科研成果的推广、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整合提升阶段
新世纪到来,我国饲料工业进入整合提升阶段。我国饲料工业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进入了整合提升阶段。在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
从国内市场来看,对饲料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年的大发展,我们有了一个很大的摊子,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加上近几年原料涨价,成本上升,因而利润滑坡,企业压力增大,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同时,随着城乡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不断丰富,对养殖产品及至对饲料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质量、高品质、高安全。
从国际市场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我们有了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国际跨国公司也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的深度、广度、烈度,都大大超过以往,企业的兼并、重组随之大大加快。
要适应新的形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为主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为主转变,从粗放经营向科学发展转变,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1999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从此我国饲料管理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为贯彻《条例》,农业部先后出台了6项配套管理制度和10项行政许可及规范性文件;全面实施饲料安全工程,在继续扶持发展的同时,强化企业管理,强化饲料产品质量的监管,维护了饲料产品市场秩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同时,行业开展自律,讲究信誉,公平竞争。饲料工业进入了依法治饲、依法兴饲的新阶段。
30年来,我国饲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总产量连续三年突破亿吨。我们用了20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经济发达国家百年的路程,这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一个奇迹。
1、饲料产量快速增长
从1980年到2007年,饲料产品产量由110万吨增加到12331万吨,27年增长112.1倍,年递增率为19.1
%。从1990年到2007年,饲料工业产值由1119亿元增长到3335亿元。
随着养殖业结构的调整,饲料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日趋合理。2007年,在全国配合饲料中,肉禽料比重最大,达到了34 %;反刍料比重最小,是4
%;猪料、蛋禽料和水产料分别占26 %、20 %和14 %;其他料2 %。饲料产品结构和养殖业的结合度更加紧密。
2、饲料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饲料质量安全是保障养殖产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企业也付出极大努力,促进了我国饲料产品的稳步提高,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1987年,第一次全国抽查饲料产品质量样品合格率仅为20
%;2006年达到93.8 %;2001年以来,全国配合饲料质量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 %以上,高品质的饲料产品已成为主流。
自2001年开始,农业部组织开展的饲料质量监督例行检测和饲料中违禁药品监测结果显示,饲料和畜产品中违禁药物检出率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3.83
%下降到2007年的0.67 %。
3、饲料添加剂从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饲料添加剂工业是饲料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国产饲料添加剂品种少、产量低、质量也较差,饲料添加剂基本上依靠进口。进入新世纪以来,饲料添加剂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品种大幅度增加,产量快速增长,彻底改变了依赖进口的局面,许多产品还进入国际市场。氯化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等饲料添加剂已占国际市场30
% ~ 50
%。以赖氨酸为例,1999年产量为9327吨,2006年达到50.2万吨,7年增长53.8倍,并从2001年开始出口,2005年第一次实现出口量(6.5万吨)大于进口量(5.4万吨)。目前,国产赖氨酸市场占有率为94
%。
4、饲料机械工业技术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饲料机械已有零星生产。但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机械制造业,则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生产几十个系列200多种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饲料生产的需要,而且远销国际市场。包括成套设备在内的饲料机械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新西兰、俄罗斯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5、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
各种饲料原料资源开发率不断提高,产量稳定增长,除蛋白质原料外,大部分产品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饲料工业的需要。2007年,全国豆粕产量为2740万吨、菜籽粕733万吨、棉籽粕510万吨、鱼粉49万吨、肉骨粉42万吨。
6、饲料企业发展迅猛,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1990年,全国饲料加工企业14010家,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企业551家,不到4
%;2007年,全国饲料加工企业15376家,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企业4415家,占22
%。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集团化和兼并联合趋势加快。2007年,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157家,全国排名前10位的饲料企业集团的饲料产量337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7
%。
饲料行业企业的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从1992年到2007年,私营企业数量从624家增加到8417家,15年间增长了13.48倍,成为饲料生产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行业是最早引进外资的行业之一,从1979年兴办第一个中外合资饲料企业,到2007年,三资企业已发展到237家。
为提高产品质量,饲料行业企业不断加强管理。目前,已有80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HACCP认证、中国饲料产品认证。2006年,15家饲料企业的16个产品首次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7年,又有13家企业的13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育,我国一些饲料企业也相继进入资本市场,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上市。
7、科技教育与技术推广不断发展
“六五”至“十五”期间,国家投资1.95亿元用于饲料行业科技攻关,获得丰硕成果。1990 ~
1999年,取得科研成果90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项,国际先进水平的25项,获国际专利16项,60
%的研究成果得到转化应用。随着饲料科技成果的应用,配合饲料转化率大幅度提高,饲料对养殖业的科技贡献率达到50
%以上。截至目前,全国有四所大学设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二级学科,61所大中专院校设置了与饲料相关的专业,设立了45个硕士、15个博士授予点。
20多年来,共培养了具有大专学历的专业人才4万人,硕士、博士470多人。同时,国家扶持建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饲料科研、推广机构,发挥了饲料科技进步的带头作用。
8、饲料质量监测体系不断加强
经过近30年的建设,全国饲料质量监测体系基本建成。至2007年底,全国建成1个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部级饲料质检中心11个(沈阳、西安、济南、成都、呼和浩特、广州、南宁、南京、南昌、昆明、乌鲁木齐)和32个省级饲料监察(检测)所,73个地市级,315个县级饲料质检站。一个以国家级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龙头,部级质检中心和省级饲料监测机构为骨干,地、市、县级饲料质检站为网络的饲料监测体系已经形成。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检测手段基本具备,检测水平大大提高。各级饲料监测机构按照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在质量安全监测、行政许可监测、仲裁检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同时,为饲料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检测服务和技术指导。
9、饲料标准化工作同步进行
1983年,原农牧渔业部制定了畜禽饲养标准,确定了畜禽各生长阶段营养需要量。1985年,由农业部、原商业部制定了猪鸡配合饲料国家标准。1986
年,国家批准成立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负责组织制定饲料标准。到2007年,现行颁布饲料标准341项,其中,综合类标准19项,产品标准37项,方法类标准115项,原料标准48项,饲料添加剂标准70项,其他类标准52项,并完成了《中国饲料工业标准化体系表》的编制工作。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中国饲料工业标准化体系。
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30年来,我国饲料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据2007年统计,全国饲料工业企业15376家,从业人员53.6万人,饲料行业总产值
4009亿元。饲料工业在推动养殖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饲料工业的全面发展,推动养殖业持续发展
工业化饲料的使用,与良种、防疫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了养殖业持续发展。从1980年到2007年的27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年递增率仅为1.7
%,而肉类、禽蛋、养殖水产品产量年递增率分别达6.6 %、7.3 %、9.1 %;同期,饲料产量年递增率高达19.1
%,为养殖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产资料。
历史经验表明,饲料工业的发展,是现代养殖业的直接推动力。在我国,正是饲料工业的崛起,推动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批大中型饲料企业以饲料生产为基点,向畜牧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延伸,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链条。目前,在全国52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饲料企业有32个。这些饲料企业,带动了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2、繁荣农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
饲料工业依托种植业,支撑养殖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开辟了就业渠道。根据专家测算和生产的实践经验,使用1吨配合饲料可为养殖业增收100 ~
200元。“十五”期间,全国累计推广配合饲料为养殖业增加收入近1000亿元。配合饲料推广使用,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50多万饲料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村劳动力,饲料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一批规模较大的饲料企业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兴办企业和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带动农民致富。
3、节约大量粮食,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实践证明,用配合饲料喂畜、禽,比用单一饲料可提高饲料报酬率20 % ~ 30
%。同时,还可以缩短饲养周期,大量节约粮食资源。肉鸡配合饲料转化率由“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目前的1.8∶1,出栏缩短18天左右;猪配合饲料转化率由4.0∶1提高到3.0∶1,出栏缩短40天左右;蛋鸡配合饲料转化率由3.0∶1提高到2.4∶1;水产配合饲料转化率由2.5∶1提高到
1.8∶1,粮食消耗大大降低。饲料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各类饲料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饲料工业的发展,还带动化工、医药、机械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4、饲料质量的提高,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
饲料是动物性食品生产的源头,饲料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我国饲料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饲料产品质量,特别是国务院颁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来,不断加强饲料法制建设,全面规范饲料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2002年,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违禁药物品种目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配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有关刑事司法解释,严厉打击在饲料和养殖环节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行为。通过实施饲料安全工程,整体提升质检体系监测能力,连续多年开展打击使用违禁药品等专项活动,不断加强和完善质量监管措施,饲料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
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
30年间,在几乎一片空白的基础上,我国饲料工业迅猛崛起,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饲料生产大国,正在向饲料强国奋进,这是一个奇迹!奇迹,令世人瞩目,令世人惊赞。而奇迹是怎样创造的?一个饲料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却更加可贵,更值得珍视。因为,带有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对以后的发展,依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对我国来说,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需要探索,需要一面发展,一面总结,一面提高。30年来,我们已经总结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对基本的经验已经形成了共识。
1、坚持改革,迅速腾飞的强大动力
从起步阶段开始,我国饲料工业就实行“新事新办”的方针。所谓新事新办,就是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根据《1984 ~
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的规定,我国饲料工业从一开始就实行行业归口管理,没有实行条块分割的交叉管理。这是在管理体制上的一个很大的创新。根据这一管理原则,政府采取了相应的组织措施。1985年2月9日,国务院批准在国家经委成立饲料工业办公室、中国饲料工业技术开发总公司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并决定,三个牌子、一套班子。以后,经过1988年和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行业管理不断加强,不断完善。全国32个省、区、市,除了台湾和西藏,其余30个省、区、市都建立了本地的饲料工业办公室和饲料工业协会。这种新型的行业管理格局,科学、有效,对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在生产经营领域,积极倡导“大家办”,坚持放开搞活。提倡多渠道集资,多种形式办厂,多种经济形式经营,国家办、集体办、个人办,也可以联合办,从而充分调动了各级、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调动了各行各业、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使有效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在饲料工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按照价值规律办事,从而克服了条块分割、独家经营的弊端,打破了部门、行政界限,使得民营企业迅速发展,一大批国营企业也通过改制获得新生。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家办,一家管”,实现了市场主体多元与管理机构的统一相结合。
2、对外开放,赶超世界的有效途径
我国饲料工业3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饲料工业不断开放搞活、引进合作、消化吸收的过程。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中央和地方都特别重视借鉴饲料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一是合理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七五”期间,我国先后从美国、法国、瑞士、匈牙利等10多个国家引进饲料加工、饲料添加剂加工等多种设备270多台(套),既提高了我国饲料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又为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快饲料机械国产化创造了条件。二是大力兴办三资企业。泰国正大集团联合美国大陆谷物公司于1979年在深圳成立正大康地有限公司,1982年年产18万吨的现代化饲料厂建成投产,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饲料加工厂,也是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以此为起点,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方投资等多种形式,促进我国三资企业迅速发展。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开展同国外饲料企业的考察、研讨、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缩小同先进国家的差距。实践证明,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投资和管理经验,对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3、科技创新,贯彻行业发展的全程
“科技兴饲”,是贯穿我国饲料工业30年迅速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推动饲料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纲要》共有10条,其中有5条是有关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加强科学管理、加强科技人才培训、提高科技人才素质的内容。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饲料工业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从“六五”开始,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都把饲料工业科技作为重要课题。饲料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不仅取得了丰富的科技成果,开发出大批的新产品、新技术,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批素质高的科技队伍。为了实现“科技兴饲”的目标,饲料行业广泛开展了饲料科技推广活动,连续多年组织召开全国饲料工业交易会、科技进步经验交流会、新技术和新产品交流会,召开全国饲料行业科技进步经验交流会。通过这些活动,总结了经验,推广了先进,交流了技术,促进了整个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在饲料工业发展过程中,也大量引进了饲料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突出表现在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上,从小、弱、差到多、新、强,只用了不长的一段时间。目前,我国工业饲料对养殖业的科技贡献率已达到50
%以上,充分表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4、依法治饲,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饲料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饲料管理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在国家饲料管理条例颁布之前,河南、湖南、安徽、河北、湖北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先后颁布了地方饲料管理法规。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配套的部门规章明确提出,要在扶持饲料工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和完善对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2001年,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需要,国务院重新修改颁布了该条例,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和违禁药品查处的内容。多年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畜牧饲料管理部门,在依法治饲方面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实施饲料安全工程,加强和改善全国饲料质量监测体系的基础设施,增强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水平。二是组织实施饲料产品监督抽查和打击瘦肉精等专项整治工作,促进饲料企业加强质量管理,遏制违禁药品的使用。三是实行饲料行业准入制度,即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进口饲料和添加剂实行产品登记制度。这三方面形成了依法治饲的监管体系,对促进饲料工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从源头上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饲料行业还积极推进质量认证管理工作,推进名牌战略,引导饲料企业树立现代管理理念,采用现代管理制度。
5、扶持引导,改善企业发展环境
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我国饲料工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成功经验。
在饲料工业起步和打基础阶段,在1983年和1984年的两年间,国务院为落实邓小平同志的两次谈话精神,专门就发展饲料工业问题下发了两个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做出了加快发展饲料工业的重大决策,明确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当饲料工业发展到相当规模以后,国务院又审时度势,于1999年颁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02年又转发了《农业部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饲料工业走上了依法治饲、依法兴饲的轨道。从各地情况看,各级政府都把发展饲料工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协调计划、财政、税务、银行、运输等部门,为饲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饲料工业是直接为养殖业服务的新兴支农工业,国家和地方除了增加资金投入外,还长期争取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如免征增值税等等。
健全法制,优惠扶持,为我国饲料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饲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商务英语专业都有哪些职业发展方向?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后就业面还是很广的,既有家长们爱的铁饭碗,也有竞争强的企业岗位~
1、英语教师/语言培训教师
相比于进了编制成国家公务员,大部分应届生更多的选择了新东方、华尔街英语等培训机构。工资高是一方面,在平时也可以锻炼英语能力,不过培训机构现在招聘更多的倾向于有留学经验,能者多劳。女生的话做老师还是不错的,入不了高线的编制,去民办学校也是很好的。
2、企业HR
HR经理做好的是个含金量高的职位,即使是一开始上手也不难。可能HR 专员一开始可能会做比较打杂的事情,偏向招聘方面,但是后来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所在,进行进一步细分:recruiting assistant(招聘助理),C&B assistant(薪酬福利助理)。
3、翻译
翻译类工作薪酬高,但是同样也需要译员的高能力。笔译、口译、会议口译......翻译的种类也能多,如果对翻译真的很热爱且有天赋的话,可以在大学期间找个兼职,挑一两个行业精钻,把行业背景摸透了,再找到自己兴趣所在。
4、留学类
很多英语专业的同学都选择了出去留学,也有就留在留学国家的。工资自然很高,同时眼界也变得开阔。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以上就是金博宝188官网整理的安徽中外合资院校排名表 文科生学什么专业最好???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金博宝188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