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金博宝188官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合作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原江门教育学院、江门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和江门财贸学校组建而成。学校2009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验收,2010年启动创建省级示范校和“创新强校工程”建设,2012年成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单位,2013年成为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验收。现为江门市职业教育联合会牵头单位,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学前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西江之滨,规划用地1080亩,校舍建筑面积29.25万平方米。设有材料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机电技术、教育与教育技术、外语、艺术设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开设新材料与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类等专业49个。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全校教职员工731人,专任教师60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3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44人。
学校秉承“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之路,主动适应江门五邑地区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智能产品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等专业及专业群,建成省级重点专业、品牌专业8个。
学校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与翠山湖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蓬江区“人才岛”、德昌电机等产业园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对接。与古兜温泉公司、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合作共建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古兜温泉公司合作成立温泉学院。与台山市校地合作,共建江门职院新宁学院,开设旅游灶穗管理、模具制造、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与澳门旅游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探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行业资格标准,积极推动成立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共同促进旅游人才培养。
学校办学成果丰硕。学校获得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4门,教学改革等项目16项;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3个,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市级高层次人才80多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7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3个,省高职教育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实训基地3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个。
学校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2017年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42项,获得国家专利97项,专利授权64项。公益性培训服务从5495人日提高到9888人日。
学生在各项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国家级奖项近20项、省级400多项。在“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多项特等奖、一等奖,连续五届捧得“团体优胜杯”。2018年,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勇夺全国一等奖,实现新突破;在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上,与900多支参赛队伍同场竞技,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
学校广受社会欢迎,2018年新生报到率达90.05%。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2017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首次达到100%,连续5年保持增长势头,对口率达87.11%,就业现状满意度持续提升。2018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7.54%。
学校重视文化校园建设,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融中华文化、侨乡文化、科技文化、企业文化于一体,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成效显著,初步构筑了“三年四季一校园”侨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江门市文明单位”“江门市先进集体”“广东省红旗团委”“广东省隐带卜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行樱集体”“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广东省践行示范点”“广东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和“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等荣誉。
一、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钢铁北路552号,该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全日制公立普通高校,也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
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安徽省芜湖市银湖北路62号,该校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乎腊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一、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广东省江门市潮连大道6号,该校是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成立,于2004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二、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为安徽省首家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院校,安徽省“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院校。学校创建于1983年,原名芜湖联合大学。1997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改为现名。2000年8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学校。学校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验收。2012年5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设有15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1个附属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安徽省芜湖仪器仪表研究所(下辖全资“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1个)。学校现有招生专业76个,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30%,具有双师素质的比例超过80%。学校现有教授43名,副教授156名,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14个,名师(大师)工作室5个。学校1名教师当选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当选全国模范教师。此外,学校7名教师当选省级教学名师,18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25名教师入选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27名教师获得省级青年人才基金项目,3名教师获得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资助,3名教师获得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17名教师获得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5名教师被评为芜湖市首席技师。学校大力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注重键明培养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双语教学能力,目前共有海外留学归国人员8人,49名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积极引进优秀外籍教师,已聘请50余名外籍教师和口语辅导员来校工作。
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紧密把握地方经济发展脉搏,按照“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开放式”办学思路,围绕芜湖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学校主动融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全市各大开发区和经济园区,立足芜湖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与众多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与开发区同步建设、互动发展中,创新并推广了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稿顷告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依托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特色发展道路。
近年来,学校与奇瑞汽车、海螺型材、金纬机械、京东商城、中兴通讯等近600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并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的联系,不断拓展“政企行校”合作新路,学校在创新“点线面体”人才培养新机制,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3月,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2015年学校获批立项建设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此外,学校还获批省级实验实训中心9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3个,省级开放性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15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5项,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44项,省级规划教材8本,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89项,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推广1项,省级特色专业1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1个,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3名,省级优秀教学管理集体2个。在各类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22项、二等奖55项、三等奖80项;在各类省级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145项、二等奖206项、三等奖275项。
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申报并获批立项各类科学研究项目103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4项、厅级项目162项、市级项目73项、校级项目188项、专项课题28项、科技服务项目565项。另外,学校还取得国家专利授权218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为统领,以促进学生“崇德尚能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设优良的校风为核心,遵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实施校园文化主题教育三大活动月(即“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月”、“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和“校园文化月”)、社会实践教育三进(即“进社区、进农村、进万家”)、思政教育三延伸(即延伸到学生宿舍、延伸到实训岗位、延伸到学生团体)的“333工程”为载体,积极创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融学校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网络文化于校园文化之中,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受到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国教育网、中青网、安徽教育网、《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芜湖日报》、《大江晚报》、芜湖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采访报道,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333工程”》获教育部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是安徽省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奖学校。学校构建的“大思政”理念下的思政理论课教育格局取得的成就,受到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政理论课教学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发起并成立全国高职专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有效地促进了思政理论课建设。学校入选全国2017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学生创作的4件作品入围全国高校思政课学生艺术作品巡展。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招生就业呈现“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局面。学校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稳步提升,学校被评为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多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2012年连续五年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年学校获得“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