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哪里
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哪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地址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33号,该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介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先进*业基地、粤港澳大誉昌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省佛山市。
学校起源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其后佛山师范学院更名为佛山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2月,在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创建佛山大学,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也先后更名为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佛山大学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2005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批准,佛山职工医学院和佛山教育学院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2002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都获得优异成绩。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列入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6年成为广东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在软科2019“中国最好 大学排名 ”中全国排名第284位。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承“明德博学、自强有为”的校训,倡导“以人为本、求实指嫌创新的校园文化;崇尚学术、爱岗敬业的教师文化;成人成才、创业创新的学生文化”,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和禅城区),校园总面积达3926亩( 其中含仙溪湖水面1700亩),建筑面积60万多平方米。学校建立了博士后培养、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办学体系。面向全国14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489人,硕士研究生494人,联招博士27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4575人,留学生64人。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大批优秀人才16万余人。学校具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83人,其中专任教师1091人。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189人,副高职称4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3人,硕士学位教师649人。其中含双聘院士5人、海外特聘院士1人,另通过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团队1个,*、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5人,珠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6人,培育第十四批国家级特聘专家2人、珠江学者4人,聘任岭南讲座教授59人,遴选校内岭南学者171人。此外,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丁肇中、乔治·斯穆特、吕克·蒙塔尼和菲尔茨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沃恩·琼斯等世界著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
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口腔医学院(医药工程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含公共体育、公共英语、公共艺术)、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每个二级学院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了“产业学院”。现有6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农、医、管理、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十庆逗扒大学科门类,理工科专业占比达61.8%。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目前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学院2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项,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重点课程7门,精品开放课程14门。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共获省级及以上奖1819项,其中国际、国家级591项、省级1228项。毕业生近三年总体就业率均在99%以上。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80项。近年来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均高于1%,其中2017年位列全国本科高校97位。先后获得广东省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社区(佛山站)、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科技部“校企合作好案例”、工信部首批“高校中小企业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及“数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荣获“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学校”“省级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广东省易班“十佳发展中心”等称号。
学校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和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及产学研合作。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广东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领域——膜生物学与环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和广东省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佛山(云浮)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和云浮(佛山)氢能标准化创新研发中心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1个佛山市工程技术中心,33个佛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当年拨入科研经费从2010-2017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前十。科研总经费从2010年的772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4.79亿元。201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项目13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科技部课题3项);获得授权专利1623项,其中发明专利207项。2016-2018年,学校申请发明专利5179件,在2017年中国大学有效专利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全国223位。2017-2018年,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82家,入库36家。学校建设了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积极推进与地方*、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校区(局/镇)联动工程”,先后与顺德区、高明区、清远市等50个*部门、行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美的集团、创维集团、海天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研究中心(院、所)或产学研基地220多个、联合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中心32个,产业化示范基地5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10个。在全省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平台数”统计排名中,学校自2012-2017年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二。2015-2018年连续四年荣获国家唯一面向产学研结合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凭借在产学研工作的卓越成绩,荣获2017广东教育年度美誉榜“产学研融合创新院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哪个区
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哪个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在佛山市南海区,具体地址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33号,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是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先进*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省佛山市。
学校起源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其后佛山师范学院更名为佛山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2月,在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创建佛山大学,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也先后更名为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佛山大学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2005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批准,佛山职工医学院和佛山教育学院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良成绩。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列入首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2016年成为广东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在软科2019“中国最好 大学排名 ”中全国排名第284位。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习提升本领、以规范夯实基础、以创新塑造品牌、以改革突破难点、以党建促进高建、以高建带动全面”的工作思路,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承“明德博学、自强有为”的校训,倡导“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崇尚学术、爱岗敬业的教师文化;成人成才、创业创新的学生文化”,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分别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和禅城区,其中仙溪校区环绕在水面达1700亩的仙溪湖周围),校园占地面积2208.7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学校建立了博士后培养、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办学体系。面向全国14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323人,在校硕士研究生976人(含51名硕士留学生),联招博士3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318人,本科留学生、汉语进修生等共98人。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大批优秀人才16万余人。学校具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39人,其中专任教师1158人。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198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正高170人),副高职称520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副高3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17人(其答差中专任教师中博士609人),硕士学位教师661人(其中专任教师中硕士454人)蠢饥。其中含双聘院士5人、海外特聘院士1人,另通过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团队1个,*、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5人,珠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9人,培育第十四批国家级特聘专家2人、珠江学者4人,聘任岭南讲座教授59人,遴选校内岭南学者171人。此外,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丁肇中、乔治·斯穆特、吕克·蒙塔尼和菲尔茨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沃恩·琼斯等世界著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9月30日,我校全职特聘外籍教授古睿智荣获度中国*友谊奖,受到*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
学校设有研究生学院和16个二级学院:粤台人工智能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口带举返腔医学院(医药工程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含公共体育、公共英语、公共艺术)、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每个二级学院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了“产业学院”。现有6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农、医、管理、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招理工科专业占比达66%。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国际商务、教育、电子信息、农业、兽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动物医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省级特色专业11个(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园艺专业、材料化学专业、护理学(康复护理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药学),省级重点专业4个(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机械*及其自动化、预防兽医学、材料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数学、土木工程),省级“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畜牧学)。目前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学院2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项,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重点课程7门,精品开放课程14门。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共获省级及以上奖1819项,其中国际、国家级591项、省级1228项。毕业生近三年总体就业率均在99%以上。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80项,近年来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均高于1%,其中2017年位列全国本科高校97位,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科技部“校企合作好案例”、工信部首批“高校中小企业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数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社区(佛山站)及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学校、省级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广东省易班十佳发展中心等称号。
学校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和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及产学研合作。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广东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领域——膜生物学与环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独立建设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广东省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清远麻鸡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季华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佛山(云浮)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云浮(佛山)氢能标准化创新研发中心],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个,佛山市工程技术中心21个,佛山市科技创新平台33个。当年拨入科研经费从2010-2017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前十。科研总经费从2010年的772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4.79亿元。201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项目178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6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科技部课题4项);获得授权专利1623项,其中发明专利207项。2016-2018年,学校申请发明专利5179件,在2017年中国大学有效专利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全国223位。2017-2018年,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82家,入库36家。学校建设了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积极推进与地方*、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校区(局/镇)联动工程”,先后与顺德区、高明区、清远市等50个*部门、行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美的集团、创维集团、海天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研究中心(院、所)或产学研基地220多个、联合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中心32个,产业化示范基地5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10个。在全省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平台数”统计排名中,学校自2012-2017年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二。2015-2018年连续四年荣获国家唯一面向产学研结合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凭借在产学研工作的卓越成绩,荣获2017广东教育年度美誉榜“产学研融合创新院校”。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荷兰、芬兰、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多层次多模式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同时,大力度开展国境外访问学者选派和海外引智工作,大幅度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守正出新,登高致远。面向未来,学校将以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等战略机遇,按照“立足佛山、服务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追求卓越,强化理工优势、全面开放办学,聚集创新资源、深耕产教融合,坚持“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成为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经国家教委批准、佛山大学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共同组建,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承“明德博学、自强有为”的校训,倡导“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崇尚学术、爱岗敬业的教师文化;成人成才、创业创新的学生文化”,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和禅城区),校园总面积达3926亩( 其中含仙溪湖水面1700亩),建筑面积60万多平方米。学校建立了博士后培养、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办学体系。面向全国14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489人,硕士研究生494人,联招博士27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4575人,留学生64人。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大批优秀人才16万余人。学校具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83人,其中专任教师1091人。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189人,副高职称4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3人,硕士学位教师649人。其中含双聘院士5人、海外特聘院士1人,另通过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团队1个,*、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5人,珠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6人,培育第猛缓十四批国家级特聘专家2人、珠江学者4人,聘任岭南讲座教授59人,遴选校内岭南学者171人。此外,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丁肇中、乔治·斯穆特、吕克·蒙塔尼和菲尔茨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沃恩·琼斯等世界著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
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口腔医学院(医药工程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含公共体育、公共英语、公共艺术)、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每个二级学院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了“产业学院”。现有6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农、医、管理、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十大学科门类,理工科专业占比达61.8%。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目前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学院2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项,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重点课程7门,精品开放课程14门。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散扰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共获省级及以上奖1819项,其中国际、国家级591项、省级1228项。毕业生近三年总体就业率均在99%以上。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80项。近年来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均高于1%,其中2017年位列全国本科高校97位。先后获得广东省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社区(佛山站)、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冲知旦园培育单位、科技部“校企合作好案例”、工信部首批“高校中小企业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及“数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荣获“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学校”“省级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广东省易班“十佳发展中心”等称号。
学校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和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及产学研合作。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广东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领域——膜生物学与环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和广东省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佛山(云浮)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和云浮(佛山)氢能标准化创新研发中心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1个佛山市工程技术中心,33个佛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当年拨入科研经费从2010-2017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前十。科研总经费从2010年的772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4.79亿元。201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项目13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科技部课题3项);获得授权专利1623项,其中发明专利207项。2016-2018年,学校申请发明专利5179件,在2017年中国大学有效专利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全国223位。2017-2018年,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82家,入库36家。学校建设了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积极推进与地方*、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校区(局/镇)联动工程”,先后与顺德区、高明区、清远市等50个*部门、行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美的集团、创维集团、海天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研究中心(院、所)或产学研基地220多个、联合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中心32个,产业化示范基地5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10个。在全省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平台数”统计排名中,学校自2012-2017年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二。2015-2018年连续四年荣获国家唯一面向产学研结合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凭借在产学研工作的卓越成绩,荣获2017广东教育年度美誉榜“产学研融合创新院校”。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荷兰、芬兰、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多层次多模式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同时,大力度开展国境外访问学者选派和海外引智工作,大幅度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