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办院校就业排名表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金博宝188官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天津高校对比?
我的看法天津首先出局,说天津为我国高教第三城是无论如何不能服众的,在此不多谈了,我也要考虑自己文章的信服力,是吧?来看广州,广州目前招生规模已经超过武汉成为国内第一,但是广州侧重职业技术领域,含金量较高的本科教育比较弱,学科不太完整。而学科精度,跟南京武汉差距较远。全国第一只一个,南京武汉都是10个。因此,没实力争夺第三。
而西安高校没有规模优势,学科评比成绩前三、前五、前十都远达不到武汉的一半,更差不多只有南京的40%不到。从规模以及学科评比两个角度来看,西安高教实力甚至逊于广州。显然西安也没资格争第三。
第三只可能在武汉和南京之间产生了。南京有南大和东南两大名校。武汉有 武汉大学和华中 科技 大学。南京与武汉的高教,各有特色,各有优长。
南京有两个优势:1、地处长三角,有地域优势。在招生方面也有优势。2、有学科优势。学科精度全国第三地位稳定。
武汉也有两个优势:1,规模优势。南京在规模方面并不擅长,全国来看人数不在前五,高校数量武汉82所,南京59所。2、学科领域优势。武汉的高校学科覆盖非常全面,各种行业学校齐全。比如 体育 、美术、音乐都有专门行业高校。这比南京是有一定优势的。
综上,武汉高校有人数和学科上的优势,南京存在一些学科不足。但武汉地处内陆,人才吸引是软肋,导致学科精度也弱于南京。谁是高教第三城?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结果,武汉、南京都可以第三,整体实力不分仲伯。这一结论你认可吗?
可以这样说,除北京、上海是中国内地高校第一第二城之外,有资格争夺中国内地高校第三的就是上述五所城市。 尽管广州有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天津有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他们各有两所知名的 985高校 ,但比较南京、武汉、和西安还是有差距,所以把后两城市排除在第三城竞争之外。
南京,武汉,西安是中国内地高校集中地,下面从高校数量、质量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一下三城的实力。
一、 三座城市的大学概况和数量比较。
1、南京有: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两所985高校,还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 体育 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共有59所高校。无论是高校数量、质量还是知名度都是在全国处于前列,大学生在校人数低于武汉。
2、武汉知名高校有武汉大学、华中 科技 大学两所985高校,还有 武汉理工大学、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体育 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共有82所高校,几乎包含了湖北绝大部分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百万。
3、西安做为老牌的大学集中地,也有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三所 985大学 ,还有 西北大学、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西安建筑 科技 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科技 大学等高校,数量和在校人数均处于全国前列,但在三城中处于劣势。
二、三所城市知名高校比较。
1、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数量南京19、武汉14、西安6,可以看出在学科建设方面,南京在顶级学科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南京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在总排名上略优于武汉的武汉大学和华中 科技 大学的,而西安虽说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三所985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近些年有所滑坡,而另两所大学排名就更低了,无法跟南京和武汉匹敌。
三、三所城市高校发展趋势分析。
1、南京市,因地处长三角,有地域优势,在招生和就业方面有优势。南京各高校有学科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依托江苏省强大的经济为后盾,发展前景看好。
2、武汉市,处于中部城市,拥有百万在校生,在武汉实行特殊政策留下大学生,以及随着号召校友回武汉创业等活动的展开。武汉的高校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但在高精尖的学科上还需要努力。
3、西安市,地处西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校毕业生留在当地人数偏少,生源也相对要差一些。甚至高校顶尖人才也有东南飞,所以发展前景较差。
结论:南京做为中国内地第三城更有优势,武汉也有可能赶超,而西安无力争夺第三城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浅见,你们怎么认为呢?请留言评论、转发。
我不知道你 发的图 是哪来的 很明显 没有权威性 啥都看不出来
全国五大高教城市 一直都是 北京 上海 武汉 西安 南京
艺术类: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西安 体育 学院、陕师大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培育了赵季平、赵麟父子音乐家,美术学院长安画派独领风骚王西安的黄河瀑布挂在人民大会堂,更有艺俗社、五一大剧院、西影集团。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全国重点大学211和 985工程 大学,全国唯一农业高新区杨凌农业高新技开发区。农学和艺术学还能得零,不知道哪里的数据, 搞笑 !
南京全国高校第三城,早已是公认的事了,没什么好比的了!
1利益相关,我是南京人。
2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数量南京19、武汉14、杭州13、西安6、广州4,所以只比较南京和武汉。(改动:南京和西安的比较表格列出来了,差距有点大,广州的就不做了)
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第三次)和2017年第四次学科评估。图表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前十名(2017为A类)的学科有武汉的学校而没有南京的学校,则记录在武汉的名下,反之记录在南京名下,用来比较双方优势。
4两张图里2012那张把天文错误的写到文科里了,2017那张做了微调,把管理学和文科放一起把 体育 学和艺术学放一起。
5部分学科由于参评学校较少(例如农学)所以2012版前十名很可能只有B类,但是总体没有太大的影响,南京吃亏略多一些。
6两次学科评估比较,南京和武汉的差距在逐渐拉大。
7重点解释:基础、口腔、临床这三块,南京医科大学一家vs华科+武大,结果差距只有一个A-和B+的差距,算上药科和中医武汉被吊打。农学不说了武汉被南京吊打,艺术方面武汉更惨。理工科变化都不大,文科南京追上了一些。
一年前我就说过武汉的学校:有医无药、有体无艺、有农无林、文科样样都有样样不精、基础工科全面且强势但是缺少军工。
南京高校一般般了,也就学科评估,一流学科,院士,长江,杰青,国家重点专项,主持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再到低端的专利,自然科学基金,一级学科博士点等等指标,南京一个城市高校数据把湖北全省高校总和吊起来虐打而已。
武汉是中部重镇,是国家中心城市,所以吸引学生较多,高等学府,职校,金宝搏app安卓下载,夜大,民办一大堆,所以显得规模很大;而南京则强在民国传承下来的 211院校 多,院士多,高精尖学科精度很高。我觉得两地不太好比,这就好比两个研究生带着一大帮中小学生要找另一帮的两个研究生和十来个本科生打架,我也不知道输赢。
高考填报志愿,很多考生都是优先选择城市,一个城市对以后的就业、或者生活都会带来影响。在这里我整理了目前国内高教重城的实力高校名单,如备受关注的武汉、南京、广州、西安、天津等地的高校。希望对考生和家长有用。湖北、武汉高校
武汉有985工程大学2所, 211工程 大学5所,知名高校有武汉大学、华中 科技 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江苏、南京高校
江苏有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9所。知名高校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等。
陕西、西安高校
陕西有985工程大学3所,211工程大学4所。知名高校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等。
广东、广州高校
广东有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2所。知名高校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等。
天津高校
天津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1所。知名高校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
不知道为什么,西安至陕西老是给人不温不火,既落后不了多少也比你强不了多少,很多事都是随大流,很少有自己的强而大的一个或两个指标, 体育 ,教育,文艺,经济,名企,名人, 旅游 ,思想意识等等,老是差那么一口气。
武汉哪些大学发布了2022就业质量报告
2 这些高校在就业质量报告中,一般会公布本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岗位分布、薪资水平等关键数据,同时也会对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如果你是关注就业情况的学生,可以查看这些高校的官网或者新闻资讯平台,以便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
其他信息:
中央部属高校(一本)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所)。省属及共建高校(一本)有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2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等院校有中南民族大学(在湖北等部分省区以一本招生)。
省属及共建高校(二本)有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11所),市属高校(二本)有江汉大学。
武汉大学主校门(正面) 独立学院(三本)有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22所)另有民办高等院校(非独立学院、三本)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南京地区高校实力与武汉相比怎么样?
从大学生数量上来看,广州最多(101.9万),但它的本专科生密度是最低的(7.79%)。南京的人数最少(70.23万),且比例也较低(8.55%,倒数第二)。
但研究生方面武汉数量第一(11.08万),广州最少(7.72万),但南京从密度上逆袭第一(1.25%),广州最末(0.59%)。
南京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也是最高的。
结合几项来看, 武汉规模大,南京质量高,广州和西安暂时落后 。
第二块是看 名校( 211 及以上)经费 ,高校的经费投入和学校实力还是有较大相关度的,而且这个最直观、最容易比较。
先给大家看表格,觉得眼睛花了,还有简单的图表
先说比较复杂的南京。
江苏的高教实力其实超强,2所985,9所211,但经费很给力的矿大、江大、苏大都不在南京,所以不能归到南京的高教实力去。然后南航、南理又是工信部直属,预算不公布,所以算30亿一所(中高端理工类211的水平),南京这样一共是231亿。
西安也比较可惜,作为985的西农并不在西安,白白损失27亿经费,剩下6所211、 985高校 中, 西工大 是工信部直属(凭什么不公布!),算45亿(高于大工、东北大,低于天大、华工),这样西安一共185亿。
剩下两座城市比较简单,广州总经费164亿,武汉286亿。
于是 经费上的排名便是: 1.武汉2.南京3.西安4.广州
最后看看四座城市的高教布局。
这张表格比较清晰地显示了四座城市主力高校的分类
一、西安
有两所985, 西交 是C9,西工大实力稍弱;211里面西电较强,和成电、北邮齐名,但陕师大在师范类中的排名并不高,西北大作为省属,学科实力还可以,但支持力度稍低一些。长安的交运不错,但综合排名较低,理工科和南航之流也有差距。
二、广州
同样两所985,中大实力很强,综合排名不在西交之下;华工则和西工大处于同一档次,弱于其他两所理工类985。
211的数量则比较少了, 暨大 的文科经管不错,华南师大作为省属,存在感较低。
三、武汉
分布较为齐全,武大、华科在全国都是TOP15的存在,学科齐全但又有王牌专业,武大的文理经管,华科的机械、电气、光学、医学都很不错。
211方面华中师大处于师范类211第一梯队,华农也是农林类211的一线;武理工、地大则稍显平庸,中南财有加分。
四、南京
数量最多、分布最齐全。南大作为华五,实力还是超强,东大工科强于西工大、华工,综合实力稍弱于华科。
211里南师和华中师大一档,强于陕师大、华南师大;南航+南理+河海这样两所一线、一所二线的白金组合,其实力无需多言,加上富有个性的药大和211农林学科实力第一的南农,南京强校的总体实力略强于武汉。
结合来看, 985和师范类211方面南京、武汉一档,西安、广州第二档;理工类211南京第一,西安第二,武汉第三,广州第四;其他的南京武汉一档,广州第三,西安第四。
差不多就是这些,那么我们就来总结下。
很显然,在 各个方面广州、西安已被武汉、南京抛下 ,对决主要在后两个城市间进行。
学生数量和质量上两者打平,经费上武汉胜,强校实力上南京略胜。看起来好像不相上下的样子,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南京的GDP是武汉的88%,人口是武汉的79% , 南京能达到上述水平属相当不易。
另外,南京的其他非211高校也有不少好学校,根据校友会排名,解放军理工86、南工大102、南林160、南医大164、南中医168、南邮181,加上南信工也很不错。
武汉方面,湖北大135,武科大175,中南民族195,实力远逊于南京。
因此,本人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第三城,是 南京 。
南京强于武汉。
1.第一局,985高校。南京武汉各有2所。南大强于武大,华中 科技 大学强于 东南大学 。表面上是1:1平手,实际上老大赢了,这局就拿下了。所以南京得一分。
2.第二局,211高校。南京6所,武汉5所。6打5,必赢,南京胜。具体名单如下:
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河海大学: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武汉没有了
南京得第二分。
3.第三局,一般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湖北 科技 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湖北大学
南京 财经 大学:湖北经济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武汉工业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没有对手
这一局,南京吊打武汉,完胜。得一分。
4.第四局。艺术 体育 类学校。
南京 体育 学院:武汉 体育 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
南京警官学院:湖北警官学院
这一局依然南京胜。
5.第五局,民办学校,职业学院。
武汉比南京多且规模大。这局武汉赢。
最后比分4:1。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比较谁是中国教育第三极,或者说谁是中国高等教育最为丰富优秀的第三城市。
北京是公认的中国教育中心,985、211、双一流院校的数量全国第一,且远超第二,当之无愧的中国封面。上海也是中国的多种中心,是最富裕的长三角地区的领头羊,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虽不如北京,但远超国内其他所有城市,且发展模式和速度良好,亦是很多地区赶超不上的老二。老大老二的地位,基本没有异议。
那么,谁是第三呢?这个争议空间就大了,见仁见智好多年。
我认为,要做中国高等教育第三城,一是要高校多,还得有在全国有分量的领头羊。二是城市区位要良好,环境宜人,适合学者发展,适合学子毕业后就业创业,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三是本地及其本地所在的大区域,有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氛围,经济生态人文生态优异。
按照上述粗略条件筛选,中国最有能力竞争老三的,也许只有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有限的几座城市。
西安、成都各有优劣,但地处西部,整体发展不如宁汉,且题主问的是南京与武汉,所以本文只分析题主涉及的这两座城市。我的观点是,南京优于武汉。
从大学层面比,南京顶层的是南大和东南,我认为强于武汉顶层的武大和华科。理由不赘述,大家可自行对比其硬件软件。顶层之下,南京有南航,南理工,南师大,中国药大,河海等211,武汉有地大,武理工,华中师大,华中农大,华中 财经 政法等211,算是各有优长。非211层面,南京拿得出手的大学有南林南农,南京气象学院改组的信息工程大学,南工大等等,武汉则较为逊色。
大学所在城市,不仅直接哺育大学发展,也能为现代教育提供丰富的 社会 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吸引优秀教员和生源的重要条件。城市之间的比较不是一句话说得清楚,我本人喜欢南京,我相信很多人也会喜欢南京。
再有就是比较两座城市所在的区域环境。武汉一枝独秀,省区内再无望其项背者,武汉之外湖北再无拿得出手的大学。南京是江苏省会,省内苏锡常都是强人,徐州等地进步明显,省城之外还有苏大, 江南大学,中国矿大等211。且全省处于长三角腹地。这些优势虽不直接属于南京,但又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合而言,我选南京,欢迎探讨。
首先提这问题的人,为了人气,我不计较!但是我来分一下,985高校武大与南大比半斤八两,都在全国4-7名徘徊 互有前后!其次是985工科,华科完胜东南大学!华科也是前十大学东南门口没进过!再说师范,华中师范全国五大师范大学之一,藐视江苏一切师范,再说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类第一无可争辩!再说武汉理工大学948.5 中国最接近985的学校,只是名额有限,世界排名200以内,在南京除了东南大学可以比比,其他不放在眼里!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财经 类的依然藐视江苏所有大学,华农农学类依然秒杀!所以在高层次南京出了以前的中央大学的那点底子有点基础,其他的学校,武汉通通秒杀!至于你们所说的中等,我就笑笑,这种一般的大学有什么好比的,一点特色没有,虽然武汉还有湖北大学 武汉 科技 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江汉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一本大学 但是这些学校非985非211没有意义!南京仗着民国留下的底子吹牛想上天啊!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学科,你有武汉多吗?自己是查查资料脑补去吧!
南京高校的整体实力略胜一筹,湖北武汉高校的整体实力稍差。目前,南京大学的实力稍强于武汉大学,据武连书2017中国大学综合实力前200名,南大排名第6名,比武大高一名。
结合过去和未来,武汉地区的发展会越来越逼近南京地区的发展。一是因为武汉的高校比较多,二是武汉市的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并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武汉市有46所二本以上的院校,38所专科院校。
2、南京市有35所二本以上的院校,18所专科学校。
3、除南大、武大、华中(第9名)、东南(第14名)属同一个档次,南航(第38名)、南京理工大(第45名)也都是排名前50的院校。
目前,武汉有武大、华中 科技 大入围首批“双一流”名单。南京有南大、东南大学入围。虽然南大入围“双一流”的学科比武大多5个,但两者实力几乎相当。如果看全国排名的话,南大、东南和武大、华科可以相提并论。此处,暂且以城市作为参考标准。
据悉,南京市和武汉市目前的高校分布是这样的:
1、 南京:三所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三江学院。南大和东南是双一流。8所理工院校,医科院校各3所, 财经 、师范、政法和农林院校各2所,另还有一所艺术学院和 体育 学院。其中,由教育部主管的211类大学有南大、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大、中国药科大学5所院校,工信部主管的有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大学。另还有一所211,南京师范大学,由江苏省主管。
2、武汉:综合性大学5所,理工11所, 财经 4所,师范、艺术各2所,医科、农林、政法、 体育 、民族各1所。其中,武大、华中 科技 大、武汉理工是双一流、985、211,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为教育部直管的211。
下面,再看一下这两所城市各自的前两所高校的排名、世界一流学科的分布:
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 科技 大学相比的话,武汉 科技 大学排第160名,两者不可相提并论。武汉工程大学的话,并未挤入据武连书2017中国大学综合实力前200名。
过去,南京地区依靠其沿海、对外开放的优势,靠上海近的优势,积累了比武汉这一内陆城市更多的高校资源。现在,未来,国家在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所以,可以预期武汉市的发展势头会迎头赶上。 (圣达信教育梁挺福)
南京地区高校实力与武汉相比怎么样? 一个是都市圈核心,一个是大学城,南京和武汉谁更强?
相比较于二个大学的高低,现在更多人议论的是二个城市的高校实力比拼。而南京和武汉也历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二个城市,南京的文化底蕴我们是知道的,但武汉也赫赫有名的大学城,所以南京地区高校实力与武汉相比怎么样呢? 首先要比较南京和武汉的名校。
比较南京和武汉最好的高校,也就是比较二个城市最高的高校实力。
自然,南京最有名的就是南京大学,而武汉就是武汉大学,要说这二个大学的比较,单单从全国总排名来说,南京大学第8,武大第7,武大以略微的优势取胜。
但要说南京大学的综合实力要弱武大,相信很多人是不太同意的。南京大学是非常辉煌的,非常有 历史 的厚重感,而且南京大学前身是中央国立大学,是曾经的亚洲第一高校。
武汉大学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合并众多优秀的学院,作为后起之秀只能说和前者不相伯仲。 然后就是比较南京和武汉的大学数量及质量。
在这一方面,武汉是有优势的,武汉有中国最大的大学城,可以夸张的说大学是一座连着一座的,有2所985,5所211,其中武大,华中 科技 大学,华中师范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在校的大学生数量武汉更是荣登全国第一的宝座。 同样的,武汉的大学数量多,相反也出现了质量层次不齐的现象,甚至质量高的大学并不多。
相比较于南京,大学虽少但胜在于精。有8所211大学,好大学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其中最知名就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
最后比较的是地理位置。 如果说武汉是一个新时代快节奏的年轻人,那么南京就是沉稳的老者,加上 历史 的原因,南京这个城市也加深了厚重和古朴的感觉。南京这个城市是有内蕴的,不仅是古都,更是位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也是发展的核心枢纽地区。在加上交通的便利,也为这个地区带来了很难得的发展。
相比较于这一块武汉还是有劣势的,但武汉能发展到如今家喻户晓的城市还是有实力的,拥有的是完全不同的新时代的年轻血液,再加上长江这一重要场地,也为科研和教育加分,经济也是飞速发展,目前还是位于正发展的时期,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所以南京和武汉都是非常不错的,高校实力也都是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不同的比较结果也是大不相同,具体的判断和选择还是要根据各自的喜好来选择,因人而异。
南京的高校实力比武汉强,武汉相对比南京发展滞后,高校数量少,南京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邮、南航、南师大、南审计、南信息工程大学、南工大、南艺、南农、南林等等,比武汉要好。
在南京读大学,在长三角地区,就业也方便。
针对部分武汉网友已经自大到认为武汉高教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了,我要替上海和南京放出下面两张图,让夜郎自大的某地网友知道,北上高教不容质疑,就算南京也略强于武汉,如果按省计算,江苏更是完胜湖北。
问下江苏与湖北学生是愿意上南大还是武大?傻子才选武汉,名气不如南大,地理位置不如南京,内陆就别吹牛了。
鉴于看到很多结论实在是完全不顾事实,现特沿用已经被大家热议的某回答中的比较方法和维度来谈这个问题:
1.第一局,985高校。 南京武汉各有2所。
南大强于武大,华中 科技 大学强于东南大学。表面上是1:1平手,实际上老大赢了,这局就拿下了。所以南京得一分。
上面这个判断基本认同 南大确实强于武大 华科确实强于东南。 算南京赢一局勉强也对但并不显著!
2.第二局,211高校。南京6所,武汉5所。这个无论几所 武汉胜 非常显著!(本人非武汉211 不喜勿喷)
具体名单如下:
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河海大学: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武汉没有了
非常显著 哪怕武汉少一所学校,南理工与武理工基本各有所长 绝对不敢说南理工强!
但后面的几所农大 师大 地大 财大基本武汉的不说吊打至少显著强于南京 去问问领域内的南农跟华农能一个档次吗?南师跟华师能一个档次吗?……
这一轮武汉基本可以算绝对优势! 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3.第三局,一般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湖北 科技 大学(此处应改为武汉 科技 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湖北大学
南京 财经 大学:湖北经济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武汉工业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没有对手
原回答中貌似因为南京多了一所居然用了吊打二字!
这一局最多能用 南京略有优势!
这一轮最多算打个平手!
4.第四局。艺术 体育 类学校。
南京 体育 学院:武汉 体育 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
南京警官学院:湖北警官学院 这一局依然南京胜。
这一局说南京胜基本属于梁静茹给的自信!
这一轮武汉可以算完胜!(要争论去查完数据再开口)
5.第五局,民办学校,职业学院。 武汉比南京多且规模大。这局武汉赢。
结论修正
1. 第一局1:0 第二局0:1 第三局1:1 第四局0:1 第五局0:1 显然多维比较武汉胜!
2. 如果只比较前两组 南京武汉基本打成平手
在985上南京略胜 在211上武汉优势显著!
武汉有哪些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民办还是公办
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简介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 民办大学 ,2018年在湖北同类高校中率先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得到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学校位于武汉市现代港口工业新城阳逻经济开发区内,武汉地铁21号线(阳逻线)直达校门口,交通便利。校园终年鸟语花基毕香,四季风景如画,是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亲切关怀和指导。1994年春,钱学森院士先后两次亲笔致信学校创办者,热情称赞“学校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人才,真是件大好事”。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和公益性办学原则,牢记“严谨、自强、求是、创新”校训和“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治校、回报社会”办学宗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钱学森精神,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形成了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13个学院,设有41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涉及工程、搏卖芹农业、兽医等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品牌专业各1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
学校建设了一支由知名教授领衔、以博士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人才队伍。现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约为81%,博士教师数量居湖北同类高校首位,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楚天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湖北名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省政府“楚天园丁奖”教师2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继续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教科研课题60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近三年,申报及授权专利数居湖北民办高校首位。
学校创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项,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5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3项。先后与省内外20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等近20类特色教改实验班,形成了“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双创教育模式和以“自强自立、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双创文化品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高。
学校建设了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培养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20余栋,学生公寓40栋(含2人间公寓14栋),并实现了空调全覆盖;有学生餐厅6座,室内外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舍2万余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233.41万册,无线WiFi覆盖校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实习实训基地4个、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4万余平方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形成了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品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和“育人为本、科学发展、因材施教、乐教乐学、配含共同进步”的育人理念,培养的杨子威、许大卉、程菲、骆群曙、武春成、达瓦丁增等一批大学生先进典型,受到团中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的表彰,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示范引领效应。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务处官网入口地址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务处入口: http://jwc.whsw.cn/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哪里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务处电话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有几个校区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招生办电话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院校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湖北省 “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 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 171.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1.0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78.05万册,电子图书100.6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 20个教学学院、78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批 “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14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15门,国家规划教材1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7个;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一等奖1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多次荣获“互联网+”、“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高水平竞赛大奖。“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科技竞赛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励3000余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排名第71位。学校女篮在全国享有盛名,多次获得全国大运会、CUBA和CUBS冠军,培养了10多位国家队、国青队队员。,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8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6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 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67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7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4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3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学校积极创新校企、校地合作,与中国宝武、恒大集团、鞍钢集团、柳钢集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 30余家大型企业和武汉、宜昌、孝感、无锡、淄博、湛江等省内外有关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宝武—武汉科技大学炭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襄州区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恒大集团共建了“恒大管理学院”“恒大足球学院”;建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直属二级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立了濮耐奖学金、铌钢奖学金、辉玲奖学金、圣晖奖学金、创泽创新奖学金、冶机77奖学金、上饶商会助学金等20余项社会奖助学金。,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意大利、荷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师资互访、联合科研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奥地利莱奥本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数据中心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与美国桥港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合作举办硕士教育项目。在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等本科专业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近 500名。,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 “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积极传承“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大力弘扬“向上向美、力行力新”的沁湖文化,扎根荆楚大地,服务国家需求,主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突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金博宝188官网为大家带来的武汉民办院校就业排名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