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迎来的最后一站——高考,刚经历高考后的松懈,又迎来了让人揪心的时刻——择校,高考的分数固然中重要,但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大学更为重要,这将是人生的转折点,如果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将迎来人生漂亮的转折点,那么在择校时,我们家长和考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必须了解学校和认识自己是我们选择院校时要重点注意的两个问题。不管是对院校的选择还是专业的选择一样,都是对考生的一次人生规划,所以既要兼顾高考成绩又要考虑考生个性特征以及兴趣爱好。事实上,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院校选择时,往往只是以学校历年的录取分数和考生本人的成绩来进行选择。注意,在选择院校前一定要了解院校的一般分类,及其培养人才的类型特征;二要了解考生的个性特征,找准自身的定位。根据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向,我国高校一般可分为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院校两大类。
(1)综合大学是一种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学校。专业内容涉及各个基础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医学、农学等学科。包括传统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体育大学、行政管理和国防大学等。在学生培养方面,综合性大学侧重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综合性大学里,学生不仅可以接受多元化、多学科交融的校园学术环境的熏陶,还能够选修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有利于自己将来成为视野更开阔、知识面更广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综合性大学的科学研究性和基础性的办学特点则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
(2)专业性院校是随着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此类大学设有工程、技术、农林、经济、金融、工商管理、设计、护理等专业。其课程内容设置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学科,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开设的课程较多。在人才培养方面,专业性院校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主要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类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点是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具有“一线”工作的性质。而对“一线”的内涵比较形象的解释是:一旦这些岗位工作停止将造成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直接中断。高职也是专业性院校,但高职一般采用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培养的是操作层面上的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则采取学科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学生的学科知识面更宽一些,基础更厚一些,掌握的技术层次更高一些。
对于择校问题,我们家长和孩子都不敢有半点松懈,毕业大学将会是改变命运的地方。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前途,但我们家长也只能当考生的向导,不要全全做主,要尊重孩子的决定,选择一个她们认为好的大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